我国2017年“世界艾滋病日”宣传活动主题是“共担防艾责任,共享健康权利,共建健康中国”。我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,有效控制性传播,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、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,进一步降低病死率,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,不断减少社会歧视,将我国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。
那么 你了解艾慈病吗?
艾滋病的确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,由感染艾滋病病毒(HIV病毒)引起。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。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,大量破坏该细胞,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。因此使得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,并可发生恶性肿瘤,病死率较高。目前还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,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。只能依靠药物维持寿命,同时减少病毒传播。
艾滋病发病以青壮年较多,发病年龄80%在18~45岁,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。不过艾滋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,HIV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~9年,患艾滋病以前,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。一旦发展为艾滋病,病人就可能出现各种临床表现。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、流感样,随着病情的加重,症状日见增多,继而渐渐侵犯内脏器官,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,还可出现咳嗽、气促、持续性腹泻、肝脾肿大、并发恶性肿瘤等。
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类:性接触传播、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。其中性传播比例相对更大,并且在近几年,同性传播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。2011-2015年,我国15-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%,且65%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-22岁的大学期间。而在青年学生中通过男男性传播感染的已达81.6%,形势非常严峻。
铅笔,分割线
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其实不难了解到,然而坊间一直有许多关于艾滋病的错误传闻,使得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存在误区。
1. 感染HIV就是艾滋病患者?
HIV即艾滋病毒,而艾滋病(AIDS)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。
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-10年甚至更久后,因为免疫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,才会发展为艾滋病,出现感染、肿瘤等体征。
2.一旦感染艾滋病毒就时日不多了?
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不同,有些会在短短数月内发病,而有些人却能携带HIV生活数十年,甚至达到预期寿命。
谨遵医嘱、坚持有效治疗,艾滋病毒在体内的发展可以放缓,延缓发病时间,有效延长感染者寿命。
3.同性恋=艾滋
艾滋病确实在部分男男同性恋中较为流行,原因是男男性行为的特性更容易导致黏膜破损和病毒传播。
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,同性恋本身与艾滋病传播并无关联。而对于同性恋的过分恐惧和排斥会加大同性恋者的隐蔽性,增加防治艾滋病的难度。
红色桃心分割线
艾滋病的预防
(1)不发生不洁性行为;
(2)不以任何方式吸毒;
(3)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。(如必须使用,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);
(4)不与他人共用针头、针管、纱布、药棉等用具。
(5)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、拔牙、穿耳朵眼、纹身、纹眉、针灸或手术;
(6)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。
(7)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,如牙刷、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;
近几年,艾滋病的防治宣传活动更多地将重心放在反歧视上,鼓励人们正确认识艾滋病毒感染者这一患病群体。
其实艾滋病不可怕,艾滋病患者更没有那么可怕,相反,他们才是更值得我们关心和关注的人。
可怕的是那些错误的行为,以及我们不能平等对待艾滋病患者的心。